三月是踏青的好时光,也是各种野菜肆意生长的好季节。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众多市民走出家门户外踏青赏春。记者也在这个周末在郊外多地探访发现,不少市民赏春同时“挖野”尝鲜,感受这一口“春天的味道”。但专业人士提醒,食用户外自行采摘的野菜,一定要谨慎,要注意食用安全。
进入三月,野菜肆意生长
南京人对野菜的热爱由来已久,“南京人,不识宝,一口白米一口草”,看似调侃,说的却是南京人对野菜的偏爱。甚至有人戏言,许多南京人体内70%是野菜,15%是盐水鸭,剩下的还有活珠子,南京人对野菜的偏好由此可见一斑。
3月1日是周末,而且天气晴好,记者从下马坊地铁站口通往紫金山的路上,碰到了市民姚福珍。她今年64岁,手里拎着一只黑色布袋,袋子里放了一把挖野菜的小铲子,“现在不少野菜都冒头生长了,今天天气又暖和,出来溜达溜达,找点野菜。”她说,每年春天她都会出来找野菜,“前面林子里随便找找,都能找到野菜,特别是这个季节的野荠菜、野芹菜、野蒜、蒲公英等等,都很容易挖到。”
在下马坊公园东侧的一条林中小道旁,记者顺着往里走,不时可以发现一些常见野菜。在一条小水沟旁,长有不少野蒜。市民黄女士已经采摘了一大把,“我也是过来玩无意中发现的,就采了一些,这些野蒜闻起来特别香,回去简单腌制一下或用来炖蛋,特别美味。”她还告诉记者,春天食野菜是不少南京人的习惯,在她身边不少人出来踏青赏春,都会顺便带个袋子,顺带着找点野菜,“山里、林子里、河边、沟边,这个季节想找点野菜还是容易的。”
踏青尝“野”,感受春日野趣盎然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人分享在南京寻找野菜、采挖野菜、品尝这一口“春天的味道”的经历与感受。在某社交平台,输入“南京野菜”便有超过7100篇笔记,如果输入“南京野菜七头一脑”出现的笔记数更是超过3万篇。打开分享贴,关于近期挖野菜全攻略、最新野菜地图等图文贴更是随处可见。从这些帖子可发现,南京野菜种类非常丰富,可供选择挖野菜的地段也非常多,紫金山的荠菜、马兰头、蒲公英、蕨菜,老山的野蒜、香椿,牛首山的马齿菜、野芹菜、地皮菜等,都是偏爱野菜市民的“心头好”。
记者采访的姚福珍告诉记者,南京人偏爱野菜,特别是南京地区春季常见的野菜组合‘七头一脑’更是深受喜爱,它们共包括八种野菜:枸杞头、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和菊花脑。“在不少人心里,吃遍这几种野菜,才是完成了过春天的仪式感。这些野菜不仅味美,而且具有清热解毒等作用,美味、营养、健康,这样的野菜谁能不爱呢?”
还有一些现场挖野菜的市民表示,有时候有些人也不是故意出来挖野菜的,“春天出来走走,心情特别好,看到这些野菜长得郁郁葱葱,喜爱之下也会忍不住想要弄点野菜回去尝尝鲜。”
提醒:食用挖来的野菜要注意安全
据了解,南京之所以有这么丰富的野菜和其地理位置分不开,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密布,丘陵遍地,雨水充足,四季分明,非常适合野菜生长,粗略估计可食用野菜在百种以上,经常食用的野菜也有数十种之多,优越的自然条件也让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爱吃野菜。
不过,野菜的独特性在于“野”,但也正因为其“野”,也可能给食用者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他喜欢找野菜、挖野菜、食用野菜,但他一般不去不熟悉的环境找野菜,“我一般就在家门口的这片林地找找野菜,这样我毕竟对野菜比较熟悉,知道野菜的生长环境。”还有一位市民向记者表示,他每次挖来的野菜都是用水多洗多泡多焯水,“一是去掉野菜的涩味,二是尽量保证食用干净可靠的野菜。”
“食用挖来的野菜应该保持一定的谨慎,有些安全意识也是应该具备的。”南京野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正兵专业从事野菜种植和研究已有多年。据他介绍,南京野菜品种丰富,正常情况下大部分野菜也是可以食用的,但是要注意食用安全,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身体伤害,一是要注意野菜的具体生长环境,比如有些环境下的野菜可能重金属超标,这样的野菜就不宜食用;二是要注意食用者的体质是否适合吃,多数野菜属性偏寒凉,虚寒体质、过敏体质等等,食用野菜都需要对体质进行谨慎评估;三是要注意辨别野菜,有些野菜种类多,其中有些可食用有些不可食用,都需要进行判断,以免误食。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